【征集志愿什么时候填】在高考录取过程中,很多考生和家长会遇到“征集志愿”这一概念。征集志愿是高校在第一轮录取结束后,因部分专业或名额未招满,向社会公开征集符合条件的考生填报的一种补录方式。了解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,对于未能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来说至关重要。
以下是对“征集志愿什么时候填”的详细总结,并附上相关时间节点表格供参考。
一、征集志愿的基本概念
征集志愿是指在常规录取批次结束后,对仍有缺额的院校或专业进行的第二次志愿填报。这些院校可能因为生源不足、考生分数不匹配等原因,未能完成招生计划。此时,教育考试院会公布缺额信息,允许未被录取的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再次填报志愿。
二、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安排
不同省份的征集志愿时间略有差异,但通常集中在高考录取的几个关键阶段。以下是全国大部分地区常见的征集志愿时间安排:
| 阶段 | 时间范围(以2024年为例) | 备注 |
| 第一批本科征集志愿 | 7月15日-7月17日 | 一般在第一批本科投档后,若未满额则开放征集 |
| 第二批本科征集志愿 | 7月22日-7月24日 | 常见于第二批本科投档后,部分院校缺额时开放 |
| 专科批次征集志愿 | 8月5日-8月7日 | 通常在专科批次投档后进行,部分学校可能有多个征集批次 |
> 注意: 以上时间为参考,具体时间请以各省教育考试院官方通知为准。
三、征集志愿填报注意事项
1. 关注官方发布:考生应密切关注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官网、微信公众号等渠道,及时获取征集志愿公告。
2. 符合报考条件:只有未被任何高校录取的考生才有资格填报征集志愿,且需符合所报专业的分数要求。
3. 合理选择院校:由于征集志愿的院校多为冷门专业或非热门院校,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,谨慎选择。
4. 把握填报时间: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较短,一般仅2-3天,错过将无法再补报。
四、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填报征集志愿?
- 若你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录取通知书;
- 在“录取查询”系统中显示“未录取”或“待补充”状态;
- 通过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征集志愿名单中看到自己符合报名条件;
那么你就有机会参与征集志愿的填报。
五、结语
征集志愿是高考录取流程中的重要环节,尤其对那些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来说,是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。了解并掌握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与规则,有助于提高录取成功率。建议考生及家长提前做好准备,及时关注相关信息,避免错失良机。
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征集志愿的具体操作流程,可查阅当地教育考试院发布的《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指南》或拨打咨询电话进行详细咨询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