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水泄不通的意思】“水泄不通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某种场景或状态的极度拥挤、无法通行。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“连水都流不出去”的意思,用来形容人多、车多或者空间狭小到无法移动的情况。
下面是对“水泄不通”的详细解释和相关资料的总结: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水泄不通 |
拼音 | shuǐ xiè bù tōng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民贫弱,不能自立,故为盗贼者,水泄不通。” |
含义 | 形容非常拥挤,连水都流不出去,比喻人或物密集,无法通过或移动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描写人群、交通、场所等极度拥挤的状态。 |
近义词 | 人山人海、摩肩接踵、密不透风 |
反义词 | 空无一人、畅通无阻、人迹罕至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人群密集场合:如演唱会、节日庙会、地铁高峰时段等。
- 例句:节日期间,火车站人山人海,水泄不通。
2. 交通拥堵:道路被车辆堵得无法前进。
- 例句:早上上班高峰时,主干道水泄不通,车辆寸步难行。
3. 空间狭小:房间或通道过于狭窄,无法容纳更多人或物品。
- 例句:老房子的过道水泄不通,连转身都困难。
三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- 误用点:有些人将“水泄不通”仅理解为“很热闹”,而忽略了其核心含义是“拥挤、无法通过”。
- 正确使用:应根据具体情境判断是否符合“拥挤到无法移动”的标准。
- 搭配建议:常与“人”、“车”、“路”等名词搭配使用,以增强表达效果。
四、总结
“水泄不通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广泛应用于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,用来描述极度拥挤或堵塞的状态。了解它的来源、含义和使用方法,有助于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“水泄不通”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