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杞人忧天文言文注释及翻译】《杞人忧天》是一则出自《列子·天瑞》的寓言故事,寓意深刻,常被用来讽刺那些不必要的忧虑和对未知事物的过度担忧。以下是对该文言文的注释与翻译,并以加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。
一、原文
杞人忧天
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,身亡所寄,废寝食者。又有忧彼之所忧者,因往晓之,曰:“天,积气耳,亡处亡气。若屈伸呼吸,终日在天中行止,奈何忧崩坠乎?”其人曰:“天果积气,日月星辰,不沉坠耶?”晓之者曰:“日月星辰,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也。只使坠,亦不能有所中伤。”其人曰:“奈地坏何?”晓之者曰:“地,积块耳,充塞四虚,亡处亡块。若躇步跐蹈,终日在地上行止,奈何忧其坏?”其人曰:“甚矣,汝之蔽也!譬如人之有百骸、九窍、六藏,其存亡皆在吾身,而独不虑身之将死乎?”
二、注释
文言词语 | 注释 |
杞国 | 古代小国名,在今河南开封一带 |
忧天地崩坠 | 担心天地会崩塌 |
身亡所寄 | 身体没有寄托之处 |
废寝食 | 不吃饭不睡觉 |
晓之 | 开导他 |
天,积气耳 | 天不过是聚集的气体 |
亡处亡气 | 没有地方没有气体 |
若屈伸呼吸 | 像人的屈伸呼吸一样 |
日月星辰 | 太阳、月亮、星星 |
不沉坠耶 | 不会坠落吗? |
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| 聚集气体中有发光的物体 |
只使坠 | 即使坠落 |
中伤 | 伤害 |
地坏何 | 地面坏了怎么办 |
地,积块耳 | 地是堆积的土块 |
充塞四虚 | 填满四方虚空 |
躇步跐蹈 | 走路踩踏 |
蔽也 | 看得不透,见识短浅 |
百骸 | 身体各部分 |
九窍 | 九个孔窍(眼、耳、鼻、口等) |
六藏 | 六种内脏 |
存亡皆在吾身 | 生死都在自己身上 |
三、翻译
古代杞国有个人,担心天地会崩塌,身体无处安放,因此吃不下饭,睡不着觉。另有人担心他所担心的事情,就去开导他说:“天不过是聚集的气体,哪里都没有没有气体的地方。你像人的屈伸呼吸一样,整天在天上活动,为什么还担心天会崩塌呢?”那个人说:“如果天真的是气体,那太阳、月亮、星星不会掉下来吗?”开导他的人说:“太阳、月亮、星星也是聚集气体中有光亮的部分。即使它们掉下来,也不会伤害到人。”那个人又问:“那地面坏了怎么办?”开导他的人说:“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,填满了四方的虚空,哪里都没有没有土块的地方。你像走路、踩踏一样,整天在地上活动,为什么还担心地会坏呢?”那个人说:“你太固执了!就像人有四肢、九窍、六脏,生死都掌握在自己身上,难道就不担心自己会死吗?”
四、总结
《杞人忧天》通过一个荒诞的情节,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人们常常因为对未知的恐惧而产生不必要的忧虑。文中“杞人”代表的是那种缺乏理性思考、对自然现象不了解而过度恐慌的人;而“晓之者”则是理性思考、科学解释的代表。文章提醒我们,面对未知时应保持冷静,不要陷入无谓的焦虑之中。
五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文章出处 | 《列子·天瑞》 |
主旨 | 讽刺不必要的忧虑,提倡理性思考 |
主要人物 | 杞人、晓之者 |
寓意 | 不要为不可能发生的事过度担忧 |
文言文特点 | 简洁明了,用比喻说明道理 |
翻译重点 | 对“天”“地”的科学解释,强调自然规律 |
现实意义 | 鼓励人们理性看待生活中的问题,避免无端焦虑 |
如需进一步分析或拓展阅读,可参考《列子》全文及相关哲学思想解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