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饥不择食的意思】“饥不择食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饿的时候不会挑拣食物”,用来形容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,对食物没有选择性,只要是能吃的东西都会吃下去。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在紧急、困难或资源匮乏的情况下,人们会不顾条件地接受任何可能的解决办法,甚至可能做出平时不愿意做的事情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解释 |
饥 | 饥饿 |
不择食 | 不挑选食物,不管什么都可以吃 |
成语整体意思 | 在极度饥饿时,不会挑剔食物,形容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接受一切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最早见于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民之归仁也,犹水之就下,兽之走圹也。故为渊驱鱼者,獭也;为丛驱爵者,鹯也;为政不善,使民不归仁,是驱民而使之为寇也。故君子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矣。” 虽未直接出现“饥不择食”,但其精神相通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无暇顾及细节,只能采取最直接的方式应对问题。 |
例句 | “他现在处境艰难,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,连一些不太靠谱的提议都愿意尝试。”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情急之下、走投无路、求生欲强 |
反义词 | 挑肥拣瘦、优柔寡断、犹豫不决 |
四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应用举例 |
生活情境 | 一个人在旅途中迷路,饿得不行,看到路边的野果也会吃。 |
工作环境 | 公司裁员后,员工为了保住工作,可能会接受不合理的工作安排。 |
历史事件 | 战乱时期,百姓为了生存,可能会接受任何可以提供食物的地方。 |
五、总结
“饥不择食”不仅描述了人在饥饿时的行为,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在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求生本能和无奈心态。这个成语提醒我们,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,要尽量保持理性和判断力,避免因一时的急迫而做出错误的选择。同时,它也让我们更加理解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的人,他们的选择往往比表面看起来更加复杂和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