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医疗纠纷工作总结】在2024年度中,我院在医疗质量管理与医患关系协调方面持续发力,积极应对各类医疗纠纷事件,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,维护患者权益和医院正常运营秩序。通过不断优化流程、加强沟通、完善制度,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,提高了处理效率和满意度。现将本年度医疗纠纷工作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医疗纠纷基本情况
年度 | 纠纷总数(起) | 协商解决(起) | 法律途径解决(起) | 患者满意度(%) | 医疗事故(起) |
2024 | 18 | 13 | 2 | 85 | 1 |
从上表可以看出,2024年共发生医疗纠纷18起,其中13起通过协商方式解决,2起进入法律程序,另有3起正在调查中。整体患者满意度为85%,较往年有所提升。
二、主要工作措施
1. 健全管理制度
完善《医疗纠纷处理办法》及《医患沟通制度》,明确各环节责任分工,确保纠纷处理有章可循。
2. 加强医患沟通
推行“首问负责制”,要求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病情、治疗方案及可能风险,减少误解和矛盾。
3. 设立专门调解机构
成立由院领导、法律顾问、医务科及临床专家组成的医疗纠纷调解小组,对重大纠纷进行集体研判,确保处理公正、透明。
4. 强化培训教育
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医疗法律法规、沟通技巧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培训,提升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。
5. 建立预警机制
对高风险科室和重点病例进行动态监控,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纠纷苗头,防止事态扩大。
三、典型案例分析
案例一:手术并发症引发的纠纷
某患者因阑尾炎手术后出现感染,家属质疑手术操作不当。经调解小组调查,确认为术后护理不到位所致,医院主动承担责任,给予补偿并改进护理流程,最终达成和解。
案例二:诊断延误引发的争议
一名患者因误诊导致病情加重,家属情绪激动。经法律途径介入后,鉴定结果为轻微过失,医院积极配合赔偿,并加强了影像科诊断流程管理。
四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
1. 部分医护人员对医患沟通技巧掌握不够熟练,存在表达不清或态度生硬现象。
2. 纠纷处理流程仍需进一步优化,部分案件处理周期较长。
3. 个别科室对纠纷预防重视不足,缺乏主动排查机制。
五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1. 持续开展医患沟通培训,提升医务人员沟通能力与服务意识。
2. 优化纠纷处理流程,缩短处理时间,提高工作效率。
3. 加强重点科室的监督与指导,落实纠纷预防主体责任。
4. 推动信息化建设,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实现诊疗过程留痕,便于纠纷追溯与举证。
通过本年度的努力,我院在医疗纠纷防控与处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仍需不断总结经验、查找不足,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,构建和谐医患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