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目不窥园意思】“目不窥园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三年不窥园,其学甚苦。”原意是指读书专心致志,连花园都不去看一眼,形容人专心治学、勤奋刻苦。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专心致志、不为外界所干扰的状态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目不窥园 |
出处 |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 |
原意 | 专心读书,不看园中景色 |
引申义 | 专心致志、不受外界干扰 |
使用场合 | 形容人学习或工作非常专注 |
情感色彩 | 褒义 |
近义词 | 孜孜不倦、潜心钻研 |
反义词 | 心不在焉、三心二意 |
二、成语详解
“目不窥园”最早用来形容董仲舒在读书期间非常专注,甚至三年都没有去看过庭院的风景。这说明他在学习上极其投入,表现出极强的毅力和专注力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目不窥园”常用于表扬那些在学习、研究或工作中能够全神贯注、不被外界干扰的人。它强调的是一种高度自律和专注的精神状态,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态度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他为了准备考试,整整一个月都“目不窥园”,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
2. 在科研过程中,科学家们常常需要“目不窥园”,才能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。
3. 这位作家写作时从不被打扰,真是“目不窥园”的典范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目不窥园”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解为字面意义(即真的不去看花园)。
- 适用于描述人的专注态度,不宜滥用在日常琐事中。
五、结语
“目不窥园”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成语,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活态度。在当今信息纷杂的社会中,能够做到“目不窥园”,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专注,是非常难得的品质。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,这种精神都能带来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