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信息 > 严选问答 >

戽斗何时出现的

2025-10-03 13:23:25

问题描述:

戽斗何时出现的,急!求解答,求不鸽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3 13:23:25

戽斗何时出现的】“戽斗”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灌溉的农具,形状类似于木桶,通常由竹或木制成,两端有把手,农民用它从水渠或池塘中舀水,然后倒入田中。这种工具在古代农业社会中非常常见,尤其在南方水稻种植区广泛使用。

一、总结

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,“戽斗”作为一种实用的灌溉工具,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(公元前475年—前221年),并在汉代(公元前202年—公元220年)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普及。到了唐宋时期,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,“戽斗”逐渐被更高效的灌溉工具所取代,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长期使用。

时期 出现时间 使用情况 文献记载
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左右 初步出现,用于灌溉 《考工记》等古籍
汉代 公元前202年—220年 广泛使用,结构改进 《氾胜之书》
唐宋时期 公元618年—1279年 逐渐被其他工具替代 《齐民要术》
明清以后 公元1368年以后 部分地区仍使用 地方志、农书

二、详细说明

“戽斗”的发明与古代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。早期的农业生产依赖自然降水,但随着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垦,人们对灌溉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。为了提高效率,人们开始利用简单的工具来搬运水源。“戽斗”因其结构简单、操作方便,成为当时农民的重要工具之一。

在《考工记》中,虽然没有直接提到“戽斗”,但其中对各种农具的制作工艺有所描述,为后世提供了参考。而《氾胜之书》则明确提到了类似“戽斗”的工具,说明其在汉代已经较为普遍。

到了唐宋时期,随着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,如水车、水闸等设备的推广,“戽斗”的使用逐渐减少。不过,在缺乏大型灌溉设施的农村地区,“戽斗”仍然是一种实用且经济的工具。

三、结语

总的来说,“戽斗”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一部分,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,并在汉代得到广泛应用。尽管后来被更先进的工具取代,但它在中国农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如今,虽然已很少见,但“戽斗”仍是研究古代农业技术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实物资料。

注:本文内容基于历史文献与考古研究,力求还原真实历史背景,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与模式化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