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奋不顾身的意思是什么】“奋不顾身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危险或困难时,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,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。这个成语表达了强烈的勇气和无私的精神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解释 |
奋 | 奋起、努力 |
不顾 | 不顾及、不考虑 |
身 | 自己的身体、生命 |
整体意思: 在危急关头,奋勇向前,不顾个人安危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 出自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男儿要当死于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耳,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!”
- 现代用法: 多用于赞扬英雄人物或普通人在关键时刻的英勇行为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视死如归、舍生忘死、义无反顾 |
反义词 | 畏首畏尾、贪生怕死、退避三舍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英雄事迹: 在火灾中,消防员奋不顾身冲入火场救人。
2. 战争场面: 战士们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,为国家而战。
3. 日常生活中: 有人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救落水者。
五、总结
“奋不顾身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体现了人类在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勇敢与担当。无论是历史上的英雄,还是现实中的普通人,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
成语 | 奋不顾身 |
含义 | 不顾个人安危,勇敢行动 |
出处 | 《后汉书》 |
用法 | 形容勇敢、无私的行为 |
近义词 | 视死如归、舍生忘死 |
反义词 | 贪生怕死、畏首畏尾 |
通过了解“奋不顾身”的含义和用法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,并在生活中践行这种勇敢与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