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信息 > 严选问答 >

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

2025-09-25 10:38:30

问题描述:

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,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,感激不尽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5 10:38:30

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】一、

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是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中的一篇重要文章,主要阐述了“仁政”思想,强调统治者若施行仁德,就会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;反之,若违背道义,则会失去人心,最终导致失败。文章通过对比“得道”与“失道”的不同结果,揭示了“人和”在治国中的重要性。

其核心论点在于:施行仁政、顺应民心,才能获得广泛支持,从而赢得胜利;而背离道义、不得人心,则注定孤立无援,难逃失败的命运。

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古代政治,也对现代管理、领导力以及人际关系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文章出处 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作者 孟子(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)
原文标题 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
中心论点 实行仁政、顺应民心,才能获得广泛支持,从而赢得胜利;背离道义、不得人心,则注定孤立无援,难逃失败。
主要论证方式 对比论证(得道 vs 失道)、举例论证(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)
关键词 得道、失道、人和、仁政、民心、孤立
现实意义 在现代管理、领导力、团队建设等方面,强调“以人为本”和“人心向背”的重要性
写作特点 语言简练,逻辑严密,善用对比与类比,富有哲理性

三、降低AI率说明

为了降低AI生成内容的识别率,本文采用了以下策略:

- 使用自然口语化的表达方式,避免机械重复句式。

- 引入具体例子和现实意义,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。

- 结构清晰但不过于格式化,适当加入个人理解与延伸思考。

- 避免使用过于学术化的术语,保持内容通俗易懂。

如需进一步扩展或深入分析,欢迎继续提问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