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虚怀若谷下一句是什么】“虚怀若谷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十五章:“古之善为道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……虚怀若谷,终日不言。”这句“虚怀若谷”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胸怀宽广、谦虚谨慎。
那么,“虚怀若谷”的下一句是什么呢?根据原文,其下一句是:
“复归于无极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虚怀若谷,就能够回归到一种无形无相、至高至深的境界,也就是“无极”。
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成语及其出处,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总结和整理:
“虚怀若谷”出自《道德经》,意指心胸开阔、不自满、不骄傲,像山谷一样容纳万物。它的下一句是“复归于无极”,表示通过谦虚和包容,最终达到一种超越世俗、接近大道的状态。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、顺应天道的核心理念。
表格展示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虚怀若谷 |
出处 | 《道德经》第十五章 |
原文句子 | “虚怀若谷,复归于无极。” |
成语解释 | 比喻心胸宽广、谦虚谨慎,像山谷一样能容纳万物。 |
下一句 | 复归于无极 |
下一句含义 | 表示通过虚心和包容,最终回归到一种无形无相、至高至深的境界(无极)。 |
文化背景 | 道家思想,强调顺应自然、内敛含蓄、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。 |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道德经》中其他章节的内容或相关成语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