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长江上游,有一段闻名遐迩的峡谷群,它就是举世瞩目的三峡。三峡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与学者。本文将带您一起领略这段经典篇章的魅力。
原文:
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;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。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
译文:
在七百里的三峡之中,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,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;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,遮住了天空和太阳。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,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。
注释:
- 亭午:正午。
- 曦月:指太阳和月亮。
- 阙:通“缺”,缺口。
这一段文字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三峡的雄伟景象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山水之间。通过这样的描述,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还能体会到古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表达方式。
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地理意义上来说,《三峡》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。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,也是研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资料之一。希望通过对原文、译文及注释的学习,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片神奇的土地。